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观点 | 张宇. 语言学视角下的国内外情感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通讯君 语言学通讯
2024-09-03

扫描下方二维码

关注我们

学 术 观 点

语言学视角下的国内外情感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

张宇

(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  要:本文旨在呈现国内外情感研究现状与趋势,发现国内情感研究不足,提出相关思考。本文首先简要阐述语言学研究领域的情感概念。然后,基于PRISMA检索框架,系统筛选2011年至2020年间国内外核心期刊情感研究相关论文,重点从研究主题、研究对象、理论基础、分析框架/方法等方面分析总结。最后提出相关启示。研究发现国内外情感研究发表数量均呈上升趋势,多发表在语用学和外语研究相关期刊。与国外情感研究现状相比,我国情感研究主题类型较少,且研究对象较单一。国内外情感研究理论基础多集中于评价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多为话语分析,以定性研究为主,且国外相关论文定性研究占比更高。 

关键词:语言学视角;情感研究;研究趋势;

文献来源:张宇.语言学视角下的国内外情感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2011-2020)[J].外国语,2022,45(01):67-78.

作者简介:张宇,博士,讲师。研究方向:医疗健康话语分析、社会语言学。

特别推荐情感分析国际专著:

专著推荐 | 雷蕾、刘迪麟Conducting Sentiment Analysis

扫码即可购买,如需发票请在地址栏下方的留言栏自行备注Email, 抬头和税号,否则无法收到电子发票。谢谢合作!

国际物流8周左右时间。

原版书私人订制联系王老师13501892122


1. 引言

     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爆发以来,学者们开始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主流媒体如何对受众进行情绪引导、建立共情氛围(侯毅 2020),并且关注疫情中的情感治理(Restubog等 2020)、情绪健康问题(Murthy 2020),呼吁将情感研究带回社会治理领域(宋辰婷 2020)。为了顺应后疫情时代或疫情常态化时代对情感研究的需求,学术领域内情感研究很可能更受瞩目。目前,情感在哲学、人类学、心理学、神经生物学、计算机科学领域已被视为重要研究课题之一。然而,情感研究在我国语言学领域起步较晚,相关研究相对薄弱,仍处于边缘状态。鉴于此,本文系统地筛选出国内外近十年语言学视角下的情感研究,并且分析总结研究现状和趋势,发现我国相关研究不足之处,提出相应启示。

2.“情感”概念的定位

汉语中,“情感”与“情绪”被认为是近义词,“感情”被视作口语化的表达(李逸薇、黄居仁2018)。基于检索文献时的观察,笔者发现国内大多数学者在题目和正文中倾向使用“情感”一词。鉴于此,本文也使用“情感”一词。与之相比,国外相关研究使用的词汇通常为emotion, affect, sentiment, feelings。有的学者将 emotion 和 affect 交替使用,视其为近义词(Wilce 2009),也有学者认为 affect 概念包含或大于 emotion 和 feelings(Kulick & Schieffelin 2004)。通常,不同研究视角使用词汇不同。affect 一词较多出现在社会语言学、语用学、话语分析相关研究中,emotion较多出现在认知语言学、语料库语言学相关研究中,sentiment较多出现在计算语言学研究中。此外,对sentiment的研究通常指的是“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它较多应用于计算机信息技术和传播学学科,主要基于机器学习和词库分析方法进行情感研究(雷蕾 2020)。目前,情感分析也被人文学科学者使用,且多集中于基于词典的篇章情感分析(参见Liu & Lei 2018;石春让、邓林 2020;王立非、部寒 2017)。本文涉及sentiment 的文献指的是应用情感词典分析文本的研究。

不同研究视角对情感概念的理解和使用也不同。结构主义语言学视角下,情感被认为是语言外的事实而不是语言本身(杨炳钧、胡东明 2016)。语用学视角下,情感被视为影响语言使用和人际互动的因素,可通过人类交际传递或呈现出来(姜望琪 2014),蕴含社会意义和人际意义(姜望琪 2003)。然而,情感在语用学领域很少被当做研究对象(冉永平、范琳琳 2020)。社会语言学视角下,情感被视为社会文化现象,属于社会建构范畴,在社会互动中情感构建人们的社会属性和文化实践(李耸 2012)。语言人类学视角下,情感被理解为文化符号,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中,是文化意义的核心,具有文化差异性,并且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情感具有不同意义(Lutz & White 1986)。心理语言学视角下,情感或情感话语可被视为研究变量或研究对象,用来推测或推论人们的言行、认知,以及情感与行为的相关性(如Garcia & Rime 2019;Westbury 2014)。认知语言学视角下,情感被理解为是在多重社会情境中被人们的具身(embodied)经验塑造出来的,可通过比喻呈现、创造出来(Kövecses 2003)。计算语言学视角下,情感被视为具有极性(polarity),能体现出对某事物正面或负面的评价。此视角下对情感的研究主要涉及的是“情感分析”(sentiment analysis)或意见挖掘(opinion mining)(李逸薇、黄居仁 2018)。

总之,近十年情感研究不断被学者们从不同语言学视角关注与发展,但是情感概念还未有公认的定义。有学者认为可基于狭义和广义理解情感(刘娟2007)。笔者认为上文所述不同研究视角下对情感的理解可被视为相应视角下对情感的狭义理解。广义层面上,笔者认为情感在语言学领域内可被理解为,以话语实践为中介、被社会文化构建的、按照一定原则编码和解码的意义、立场、状态、行为,或识别言行以及社会关系的指示(参见杜鹏举 2016; 谭光辉2019;Prior 2016; Stevanovic & Peräkylä 2014;Wetherell 2012; Wittgenstein 1953)。

3.系统性文献检索

本文采用P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 Meta-Analyses)检索框架(Moher et al.2009)系统地筛选国内外核心期刊文献(见附录)。PRISMA框架包含识别、排查、筛选、收录四个检索阶段。文献识别阶段,本文使用中国知网平台检索中文文献。为获取高质量文献,本文选取文献来源类别为:北大核心和CSSCI。此外,为获取和语言学相关的文献,将文献分类检索设置为哲学与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检索国际期刊文献时,本文使用了Web of Science平台,选取文献来源类别为SSCI和A&HCI。选取文献的时间跨度设置为2011年至2020年,发表使用的语言类别分别设置为中文和英文,文献类别设置为期刊论文。基于上一小节里对情感词汇的定位,关于“情感”一词的检索词采用了不同中英文词汇。与情感相关的中文检索词设定为:情感、情绪和感情。英文检索词汇设定为:affect, emotion, feelings和sentiment。由于语言的各个层面都可以表达情感(杨炳钧、胡东明2016),基于Bazzanella(2004)从语言层面上对情感表达的概括性分类,即声音、词汇、句子以及话语,本文重点关注词汇、句法以及话语、语篇和文本层面,而语音、语调、语速等副语言特征不在文献综述范围内。基于此,检索中文文献时,并列检索词包含:词汇、句法、文本、语篇、话语、语言。检索英文文献时,直接将研究领域设置为语言学。经过识别,共获得377篇中文核心期刊文献,813篇国际核心期刊文献。

文献排查阶段,基于本文研究目的和上述研究关注点,设定了四个排除标准:1)未将情感(话语)作为研究对象或研究对象的一部分,2)未采用语言学相关视角、理论、方法或概念等,3)书评、综述、社/评论,4)只涉及非言语或超语言行为中的情感,如沉默、手势、语音语调、表情(符号)等。经过排除,共获得68篇中文核心文献,103篇英文核心文献。文献筛选阶段,设定了两个排除标准:1)对情感的研究不涉及语言学视角或方法,2)概念或理论梳理、阐述。经过排除,最终共收录46篇中文核心文献,90篇英文核心文献。在下一小节中,本文运用文献综述研究中常用的内容分析和定量统计分析法(参见史兴松、徐文娟2020),讨论收录的文章情况。

4.文献统计特征

4.1 发表时间和数量

通过文献统计发现,国内外相关发表数量总体均呈波动性增长趋势(见图1),2015 年以后国际核心期刊发表数量增长势头尤为明显。与之相比,国内核心期刊发表数量增长趋势较平缓,且2019年至2020年呈下降趋势。国内情感研究论文产量下降趋势可能与缺乏相关理论或分析框架相关,本文会在下文详细阐述。

4.2 发表期刊

     如下页表1所示,国际上,语用学相关期刊发表情感研究较多,如Journal of Pragmatics,Pragmatics和Pragmatics and Society。其次为关注跨学科研究的期刊,如Social Semiotics和Journal of Language and Social Psychology。其它核心期刊主要包括:Journal of Sociolinguistics,Narrative Inquiry,Research on Language and Social Interaction等。国内方面,外语类期刊发表情感研究较多,如《外语研究》和《外语学刊》。其它核心期刊主要包括:《世界汉语教学》《外语电化教学》《现代外语》等。

5.研究现状

5.1研究主题

参考中国语言文学和外语语言文学领域内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对研究主题的分类,本文统计分析了相关文献研究主题。1如下页图2所示,国内相关发表主要涉及7个研究主题,其中社交媒体话语占比最高。其它主题(总量小于两个的主题)涉及不礼貌话语研究、日语语言研究、网络语言研究、计算语言学模型构建、外语教学以及法律话语。

与之相比,国际文献涉及的研究主题更多样化(见下页图3),且分布较均匀,涉及最多的研究主题是机构话语,其次是情感理论/分析框架建设、医疗健康话语、叙事文本研究以及外语语言研究。“其它”部分涉及主题为儿童读物文本、跨文化沟通研究、言语障碍研究、边缘话语、典籍文本、日记文本。

鉴于以上比较,国内相关发表研究主题还有待扩展。国际上比较关注的研究主题,如机构话语、情感理论/分析框架建设、医疗健康话语,在国内情感研究中还有待发展。我们可以结合我国相关国情、社会现状以及汉语语言特点,围绕这些研究主题进行研究。

5.2研究对象

如图4所示,国内核心期刊相关发表研究对象类别数量较平均,研究对象以情感极性/倾向和情感表达(及情感言语或文本)为主,其次是情感隐/转喻。“其它”部分涉及研究对象为情感互动、情感修辞、情感劳动(emotional labour)、情感疏离、情感迁移、以及情感的语言事件模型。与之相比,国际相关发表研究对象多以情感表达为主,其次是情感实践(affective practice)。“其它”部分涉及研究对象为情感支架(Emotional scaffolding) 、情感劳动、情感与翻译的关联、情感概念化以及集体情感。

通过统计发现,国际核心期刊发表对情感实践的研究逐渐增多,而对情感表达的研究缓慢减少。如图5虚线显示,对情感实践的研究呈显著上升趋势,而对情感表达的研究发展平缓。本文中所说的情感表达指的是单纯研究语言使用、语篇或文本中体现出的情感,或言语和文本的情感层面/维度,比如语码转换与情感(如Ferreira & Virginia 2017)。情感实践指的是将情感表达视作话语实践,并结合身份认同、权力关系等社会实践讨论情感(如Diaz & Shahri 2020; Aguirre 2021;Stevanovic & Peräkylä 2014)。国外相关研究越来越重视情感的社会实践意义与作用,而国内相关研究缺少对情感实践的探讨(本文末将进一步探讨情感实践内涵)。

5.3 理论基础

如表2所示,近十年国内外核心期刊相关发表借鉴较多的理论为Martin和White的评价理论(Appraisal Theory)。其次,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如概念隐喻或转喻和概念整合理论,也是国内外情感研究中使用较多的理论。此外,国外相关文献较多借鉴不同学者的情感概念(如Ahmed 2004;Gregg & Seigworth 2010)。国内外少数学者将语言社会化和心理因果性用作理论基础研究情感。其它被借鉴的理论基础也列在表2中,供参考。国内外情感研究使用的理论基础较分散,且涉及理论大多为研究语言的“通用理论”,缺少专门用于研究情感或情感话语的理论。这可用于解释为何国内外情感研究较少明确提及理论基础。国外学者已提出不同情感理论/分析框架(参见Dezecache等 2013;Langlotz & Locher 2013;Ogarkova等2016; Polo等2017; Stoica 2018; Taboada et al.2011;Wan 2011),而我国情感研究理论发展与创新还很欠缺。

5.4 分析框架/方法与研究性质

近十年,国内外情感研究使用较多的分析方法为话语分析(见下页表3),但话语分析常用作较为笼统的分析手段,多数文献中没有明确指出分析语料所用的具体方法或工具。少数国外情感研究里有明确指出具体的话语分析框架,如(多模态)批评性话语分析(参见Motschenbacher 2020),多模态话语分析(如Bouko 2020),空间话语分析(spatial discourse analysis)(如Bjorkvall et al.2020),中介话语分析(mediated discourse analysis)(如Lewis & Tierney 2013)。民族志法在国外文献中也较常见。与之相比,国内文献很少用此方法。国内文献使用情感分析方法较多(国内26.1% vs.国外5.6%)。总之,如表3所示,国内情感研究使用的分析框架/方法种类较少,研究方法多集中于话语分析和情感分析,待尝试应用不同研究方法探讨话语的情感维度,并在尝试中开拓创新。

此外,近十年国内外相关文献定性研究多于定量研究,少量为定性、定量混合式研究。国外情感研究更侧重定性研究,而国内更侧重定量研究。这可能与研究方法有关,如上文所述,情感分析常见于国内相关文献,这个方法以定量研究为主。

6.结语

通过系统性回顾近十年国内外情感研究文献,本文发现语言学视角下的情感研究呈增长趋势,国外相关发表数量增长趋势更显著。不过,笔者预测2020年以后我国情感研究可能会迎来显著增长势头,因为新冠疫情发生以来专家学者们开始关注大众情感以及情感健康问题,这点在本文引言中已提到。公众的情感和心理状况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密切相关(潘文浩等2020; Pfattheicher et al.2020)。目前,疫情(常态化)期间公众的情感倾向和倾诉研究涉及的研究对象主要为社交媒体传播话语,且研究通常基于公共卫生和心理学领域相关视角,研究方法主要是文本挖掘、网络问卷调查等(参见Hou et al.2020;Kleinberg et al.2020;Li et al.2020;Shanahan et al.2020),而基于语言学视角的疫情相关情感研究还有待开发。笔者相信,学者们会从不同研究视角关注疫情情感研究,其中语言学视角不可或缺,因为情感可视为话语实践行为,是人们通过话语构建出的意义,情感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在话语或文本中体现出来(Prior 2016;Wetherell 2012),语言学视角可以帮助我们从不同维度剖析情感话语或情感实践。

从国外情感研究现状来看,研究主题主要涉及机构话语、情感理论/分析框架建设和医疗健康话语。与之相比,国内情感研究缺少对这三个主题的探讨。此发现值得引起国内语言学界关注,须结合本国学术和社会情况,以解决社会问题为导向,借助情感研究媒介,推动语言学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发展,顺应新文科发展趋势。国外情感研究中,情感实践为主要研究主题,相关研究逐年增加,这体现出研究转向趋势,即从单一地对情感进行研究转向研究情感实践。情感实践以人际交往和社会活动为媒介存在于沟通互动中(Prior 2016; Wetherell 2012; Wilce 2009)。它可视为话语实践的一个维度,不仅表达言语内容,还呈现该言语引出的行为或语用功能(Ahmed 2004; Ochs & Schieffelin 1989),并且情感实践受限于/制约社会实践或话语实践的其它因素,比如,身份认同、权力关系、意识形态等。所以研究情感实践不仅要探析情感话语行为,还要剖析情感话语行为中的社会因素。国内情感研究中较少探讨情感实践,希望本文发现能引发国内学者对情感实践的探讨与拓展。此外,本文发现情感研究涉及的主要理论和方法较单一、过时。不过,如5.3小节所述,国外学者已开始尝试创新发展相关理论/分析框架。笔者呼吁国内学者关注和构建用于研究情感或情感话语的理论和方法。可结合具体研究主题(如医患沟通、公共健康传播、疫情心理调节等)和不同学科视角(如医学人文、公共卫生、传播学、心理学等)建设情感研究理论和方法。

7.总结

本文简要梳理了语言学界的情感概念,使用PRISMA检索框架收录了2011年至2020年间国内外核心期刊情感研究相关论文。采用内容分析和定量统计分析方法,本文分析了46篇中文文献和90篇英文文献。研究结果显示:1)国内外情感研究发表数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国际发表量增长趋势更为显著。2)国外文献多发表在语用学相关期刊,国内文献多发表在外语研究相关期刊。3)国内研究主题类型较少,且缺少机构话语、医疗健康话语和情感理论/分析框架建设相关研究。4)国内文献涉及的研究对象多为情感表达和情感极性或倾向,国外多为情感表达和情感实践,且近十年情感实践研究呈上升趋势。5)国内外情感研究借鉴的理论较分散,相关研究多以评价理论和认知语言学相关理论为基础分析情感。此外,与国外情感研究相比,国内很少基于情感概念研究话语的情感维度。6)国内外情感研究较多使用话语分析方法。此外,情感分析方法国内相关研究应用较多,民族志法国外相关研究应用较多。7)定性研究在国内外情感研究中为主流,且国外相关发表中定性研究占比更高。国内学者可借鉴本文研究发现,拓展情感研究领域、提升研究水平。本文可为我国学者掌握国际情感研究动态、争取国际发表提供参考。最后,希望本文引发我国语言学领域内更多学者对情感研究的关注与思考。

适应微信排版,本文格式略有变动,欢迎阅读《外国语》纸质版期刊或知网下载论文。

本文编辑:孙璐 吉林外国语大学

本文审核:王峰 吉林大学

语料库研究著作推荐

原版书海外代购!如需购买国际原版学术著作,可以联系我们询价,支持对公转账,可以制订合同,开具电子发票和购物清单。订购联系人:王老师 13501892122电话同微信

专著推荐 | 《语料库多维度分析:方法与问题》

专著推荐 | 雷蕾、刘迪麟Conducting Sentiment Analysis

专著推荐 | Learner Corpus Research

专著推荐 | Corpus Approaches to the Language of Sports

专著推荐 | Collocations and Action Research

专著推荐 | Routledge《口笔译实证研究新视角》(2021)

专著推荐 | 《型式与意义:语料库驱动的英汉高频名词对比研究》

专著推荐 | 庞双子:基于新型历时复合语料库的翻译汉语特征研究

专著推荐 | 王克非 编:《双语语料库研制与应用新论》

专著推荐 | 基于语料库的中国理工科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研究

专著推荐 | 郭鸿杰、宋丹《基于语料库的英汉对比与翻译》

专著推荐 | 2021年语料库语言学最新国际前沿专著

专著推荐 | 2020年语料库(统计)语言学最新国际前沿专著

专著推荐 | 2020年语料库翻译学最新国际前沿专著(5种)

专著推荐 |  《技术与全球冲突时代背景下的翻译研究:Mona Baker文集》

专著推荐 | 2020多模态翻译、多模态话语分析国际前沿专著

专著推荐 | 语料库+语用学(话语分析)应该怎么玩?

专著推荐 | 语料库+认知(隐喻)应该怎么玩?

专著推荐 | 杨炳钧、李文:《基于语料库的语法、媒体和健康话语研究》

专著推荐 | 张毓:《学术文本概指名词的特征性型式与局部功能》

专著推荐 | 黄瑞红. 英汉程度副词与动词的搭配研究

专著推荐 | 新世纪英语语言文学界面研究丛书(6种)

专著推荐 |  商务英语教师学养丛书(15册)

专著推荐 | “什么是语言学” 普及系列(18种)



扫码关注我们

语言学通讯

投稿:dianzishu@126.com

商务合作:13501892122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语言学通讯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